在众多《易经》占卜方法中,大衍筮法是《易经·系辞传》中明确记载的唯一方法,也是历史最悠久、最正统的筮法。与后世为求便捷而发明的金钱卦(摇硬币)等方法相比,大衍筮法在过程的严谨性、精神参与度和象征意义上,有着无可比拟的深刻内涵。
正统的传承与精神深度:从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中记载的先秦筮案,到后世如郭璞、邵康节等易学大家,所尊崇和使用的皆为大衍筮法。这种方法之所以被历代宗师所推崇,因为它远不止是一种预测术,更是一种连接个人与宇宙变化之道、进行深刻自省的修行方式。其仪式感本身就是收敛心神、致敬未知的第一步。
严谨的仪式与认知过程的共鸣:大衍筮法通过“十八变而成卦”的复杂流程,将占卜者的心念和一系列微小的、随机的物理动作(分蓍草)转化为一个卦象。这个过程与我们人类理解复杂事物的思维模式高度相似——即“分而知之”。我们通过将一个混沌的整体不断分解、审视、归纳,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。这个过程强制我们慢下来,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中,从而让答案“浮现”而非被“索取”。
一种“零知识证明”式的智慧引导:从密码学的视角来类比,大衍筮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行动指南。'不可知之物'能够针对你所问询的事情,在当下给出一个卦象,可将其视作最佳方案的隐喻以及方案正确性是否有效的“零知识的证明”,告诉我们如何趋吉避凶,但同时,它又不会泄露任何关于未来的、被刻意隐藏的具体信息。这种机制的精妙之处在于,它迫使我们从多个角度对卦象进行思考、推演、制定预案和执行,而不是被动地讲起当作一个简单的“命运判决”。它尊重了我们思考和行动的主动权。
因此,本指南只推荐大衍筮法。因为它不仅是寻求答案的方式,其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,一种亲身体悟“分而知道”的实践。
大衍筮法的核心是通过一个严谨而包含随机性的仪式,将五十根蓍草转化为一个六爻卦象。其过程可以概括如下:
爻 (Yáo):构成卦的最基本单位,分为两种:
卦 (Guà):由爻组成。
爻位 (Yáo Wèi):六爻从下至上依次为初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上。阳爻称“九”,阴爻称“六”。例如,第一爻若是阳爻则为“初九”,第二爻若是阴爻则为“六二”。
此法是获取卦象的最古老的方法,也是我个人唯一推荐的方法,其核心是十八次“分而知之”(即每一爻需“三变”,六爻共十八变)。这个过程象征着我们在未来的诸多选择,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最终的结果。古代使用五十根蓍草,现代则可借助数字化工具,如五十个粒子。
本文以 Web3 应用 www.knowunknowable.love 为例进行说明。
knowunknowable.love 是我开发的一个去中心化应用(DApp),它将古老的大衍筮法与现代Web3技术结合,在提倡“以爱为道”的“全球化善意收入行动”倡议的同时,提供一种全新的在线占卜体验。在此应用中,您最需要关注的是“分”的过程,后续的计数、演卦将全部自动完成。
获取卦象的过程是完全免费的。 应用还提供了由AI驱动的解读功能。若想获得此AI解读,用户可向"杜康行动DAO合约"支付一笔任意金额USDC(大于0即可)的费用,并且将占卜的结果题写到L2 SCROLL链上。这是一项可选功能,适合那些钱包里有ETH能支付Gas费用,并拥有USDC的用户。
对于初次接触Web3的用户,您可以使用新创建的钱包(例如在 Metamask 中新建一个账户)进行操作。在获取卦象后,您也可以选择不支付费用,直接将得到的卦象结果(例如“乾为天”或“地火明夷”)复制给其他 AI 模型(如 Gemini,Deepseek)进行解读。
提问后,通常需要再次签名,以确保您问题的完整性和不变性。接着便进入占卜的核心环节:您需要操作鼠标,连续划分屏幕上的粒子十八次。
这十八次划分并非随意的点击,它驱动着传承千年的古典算法。每三次划分,便构成“一爻三变”,生成卦象中的一根爻。以下是您每一次划分所驱动的后台操作:
当您重复这个过程三次后,“一爻”便已生成。程序会根据三次变化后最终剩余的粒子总数,确定这根爻的性质。这个总数只会是以下四种可能之一:
您需要进行的十八次划分,正是驱动了这个“三变生一爻”的过程六次,从而自下而上,逐一构成完整的六爻卦象。
完成十八次划分后,应用会立即演算出最终的卦象。
获得本卦后,结合爻的变化来解读,考虑传统解法,更推荐AI辅助解读,不过最重要的是自己体悟。
变卦 (Biàn Guà):本卦中的“老阳”和“老阴”是动爻,它们会变成其对立面,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卦,称为之卦 (Zhī Guà)。基本原则是**“老变少不变”**。
解卦规则(朱熹《周易本义》通行法则):
除了基本的爻辞解读,还可结合以下“象”来丰富理解: